善哉,此乃生命深处之叩问,亦是吾等修行者毕生所求之答案。世间众生,轮回流转,尝尽诸苦,却往往不解其因,不识其本。故,人生为何修行?吾将以所证所学,为汝细细道来。

一、 认识苦海实相,跳脱虚妄轮回

吾等众生,自无始劫来,皆从梦中来,向梦中去,糊涂一生,不知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。人生在世,纵有长短,皆如“一弹指”般转瞬即逝。世人常言人生短暂,殊不知“黄泉路上无老少”,生命之无常远超想象。

众苦交织,无处安乐 佛法慈悲,直指世间苦难。吾等之生命,实乃苦多乐少,如小说家所言,乃“坎坷不平之旅途,布满了各种痛苦的深坑”,其间短暂的平坦,亦只是为下一深坑做准备的过渡。三界六道皆是苦报,六道众生身处其中,饱受“生老病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蕴炽盛、爱别离苦”这八种根本之苦。即使是天人,虽享福报,亦有花冠枯萎、寿命终尽之忧苦。

烦恼缠缚,业力牵引 吾等之苦,皆非无因。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。世出世间一切法,皆是因缘生法,而“因”具足于自性中,“缘”则为心念所生。吾等凡夫,因“一念不觉”而生无明,自性光明被妄想、分别、执着这“三重障碍”所遮蔽。这“贪瞋痴慢疑”五毒,以及“怨恨恼怒烦”等情绪,不仅是吾等身心疾病之根源,亦是感召外界灾难,如水灾、火灾、风灾、地震、山崩地陷之主因。此皆是身口意三业不善所感。

亲情之执,最大业障 尤为甚者,世人常执着于“情”,殊不知至亲之人往往是吾等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。对亲近之人,吾等怀有最深期待、最强控制欲,最易因其言行而情绪波动。此种深厚情感,最易产生执着,使吾等与内心平静渐行渐远。吾等需明了,这世间一切,包括肉身,亦是“情欲的产物”和“坚固的梦境”,若不破除对情欲的执着,终将困于“情天欲海”,难以解脱。

二、 证悟本有自性,回归究竟圆满

修行,正是为了帮助吾等从这虚妄的梦境中“醒过来”,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。

明心见性,体证真如 佛法修学,终极目标是“回归自性”,回归“本觉理体”。此自性(亦称法性、真心、真如、实相、涅槃),是吾等众生本自具足的圆满智慧、德能、相好。它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不动不摇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,是宇宙万法的根本。当我们放下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而能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时,便是“明心见性”,当下即是如来智慧德相,成就佛果。

究竟解脱,圆成佛道 成佛并非遥不可及的专利,而是吾等众生本具的能力。佛陀教育的宗旨,就是帮助众生从习性回归本性。一旦“一成真金体,不复重为矿”,便永远不会再迷。届时,吾等便能遍法界虚空界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真正达到“人生最高的享受”。

三、 修行之径,殊胜无比

佛陀开无量法门,广度一切众生,犹如完整大学的诸多科系。其核心原则,皆为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。

(一)放下万缘,一心专念 佛法修行,根本在于“放下”。章嘉大师言:“佛法就是哲学里面所说的知难行易,看破难,放下容易”。真正看破者,自会放下。

- 净土法门,直捷圆顿 在末法时期,吾等有幸得遇净土法门,实乃“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”。此法门易行难信,却是“断烦恼、消业障、成佛道的第一法门”。其殊胜之处在于:它不必断烦恼、消业障,只需将心换上阿弥陀佛。

- 信愿持名,万修万人去 往生极乐世界,关键在于“信、愿、行”。

- 真信 深信自己本是佛,深信阿弥陀佛摄受念佛众生往生西方绝不虚假,深信“境随心转”。

- 切愿 愿力真切,念念求生西方,对娑婆世界无丝毫留恋。

- 持名 “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”是“真干”。这句佛号是“正念”,总摄一切法,圆满包含六度、普贤十大愿王、八万四千法门。它本身即是法身本体,圆圆果海。

(二)戒定慧学,扎根教育 修行非一朝一夕之事,需“时间与坚持”。佛陀以身作则,示现十九岁出家,放下烦恼障;三十岁开悟,放下所知障。

- 戒律为基 持戒是生活教育,五戒十善是基本。其根本是“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”。孝亲尊师是性德,是传统文化的根。

- 禅定开慧 “制心一处”即是禅。念佛亦是“甚深深妙禅”。禅定能帮助吾等看清事实真相,破除无明,开启智慧。

- 闻思熏修 深入经藏,明理开悟,至诚感通。尤其《无量寿经》被誉为佛法第一经,其会集本和黄念祖居士的集注更是稀有难逢。

四、 修行之益,广利自他

修行,不仅是个人解脱之道,更是普利群生之大愿。

身心健康,化解灾难 当我们放下贪瞋痴慢疑,转恶念为善念,身心便会恢复健康,不药而愈。心念的能量不可思议,集中善念,可以减轻、推迟、化解灾难。

成就佛果,广度众生 往生极乐世界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与法身大士无异。在那里,吾等得以亲近阿弥陀佛,闻法无间,福慧双修,快速圆成佛道。成佛之后,吾等便可分无量身,遍至十方世界,转相教授,转相度脱,永无止尽。此乃真正之“念念普利群生”,实现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的大愿。

五、 警惕障难,精进不懈

修行之路,亦有重重考验。

信心之难 佛法之理甚深,尤其是净土法门,易行难信。现代人受科学洗礼,养成了怀疑习惯,导致对圣贤经教难以生起真实信心。

习气之重 吾等无始劫来所养成的深重习气,如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贡高我慢、情执等,皆是修行之大碍。

师道衰微 如今社会,传统师道衰微,教育亦偏离心性,导致许多人虽学佛法,却难得真实利益。

魔境考验 修行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各种境界,甚至天魔附体。但若能保持空性正见,不执着,则无所畏惧。

六、综述

综上所述,人生之所以需要修行,正是因为吾等众生迷失自性,身处苦海,被妄念、执着、业力所困。而修行,特别是净土法门,是帮助吾等看清事实真相,放下虚妄,回归本具之真心,成就究竟圆满佛果,并以此广大心量普利群生,转化世间苦难的唯一出路。此乃吾等生命之最高意义与价值所在。愿汝信受奉行,精进不懈,早日得证菩提。

文章作者: Mark Jin
版权声明: 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Mark Jin 笔记
修行 人生 修行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