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杨宁讲义
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杨宁讲义录音-上:
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杨宁讲义录音-下:
《佛说无量寿经》不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,更昭示了菩萨道圆满的愿行。本篇导读帮助你抓住经义精髓,明白为何此经是修行路上的必修课,并给出实修要点,助你于念佛声中生起欢喜与信心。
缘起
学习次第
杨宁老师指出,依《法华》《金刚》《楞严》《华严》等经奠定见地后,再学《无量寿经》,才能真正体会佛果圆满的境界与净土的究竟意趣。三界苦海中的大施舍
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,等同巨富散尽家财,接引十方众生离苦得乐、速证菩提;此愿正是五浊恶世众生雪中送炭的保障。
观念阐释
阿弥陀佛的大愿与功德
四十八愿涵盖众生成佛所缺一切资粮,其中十一愿直接加持"名号功德",闻名即获利益。
无量光——普照一切,令众生贪嗔痴顿歇;无量寿——超越生死,安心立命。
极乐世界集两百一十亿佛国之美,成就"光中之尊,佛中之王"。
忆佛念佛,如母忆子
大势至菩萨譬喻:诸佛忆念众生恰似慈母寻子;众生若能反忆诸佛,必得感应道交,现前当来决定见佛。
修行方法
信——深信四十八愿真实不虚,极乐世界现前可证。
愿——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、自利利他的菩提心,并愿生西方净土。
行——
• 念佛:至诚称名,至多十念即蒙接引;重在"忆佛"而非仅口头。
• 积德:众善奉行、随喜功德,广行布施。
• 观想:常思惟极乐庄严,培植往生印记。
验——以身心柔软、欢喜离垢为印证,与佛光相应。
常见误区
只求脱苦,不思菩提:把佛号当逃生绳,不发菩提心,难契阿弥陀佛本怀。
念佛等于万事大吉:不修戒定慧、不积功德,临终易失正念。
执著现世速往生:轻生求死违背慈悲;当随顺缘起,完善当下善行。
结语
极乐净土不仅是安乐的归宿,更是速成佛道的圆满道场。深入《无量寿经》,即是对阿弥陀佛无边慈光的回应,也是继续释迦牟尼佛度生事业的殊胜途径。
版权声明:
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
Mark Jin 笔记!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