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情结,疗愈身心
201907 你的情结51517
导语
在修行路上,许多人困于情欲与疾病的双重枷锁。杨宁老师指出:真正的病根并非外在业报,而是我们对「情」的执著与误解。只要调转观念、放下心结,身心即可重获自在。
缘起
一位师兄因与已婚男士相恋而深陷痛苦,并伴随身体疾病。她怀疑这是家人杀业所致,甚至担忧遇到「魔障」。面对焦虑,她向杨宁老师求教。
观念阐释
病相即幻相
佛说世间如梦幻泡影。疾病与逆境虽苦,却是心识所显的境界。若能知其非实,便有承担的勇气。真因在于情欲心结
老师直言:「不是杀鱼的报应,也不是别人造的业,而是你在情上有结。」执著于「他该娶我」「这段感情是正或邪」,便让心识不停自扰。转念就是解脱
当苦难「正好落在我身上」,修行人应欣然接受——因为我有空性正见,能承受、能化解,胜过未学佛的人。
修行方法
调整认知
看见「情」只是生命经历,不贴标签。
停止对「对错、正邪、美丑」的评判,让烦恼无立足之地。
放下执著
他来,就让他来;他走,也随他去。
不是舍弃这个人,而是放下对「情」的种种设定与期待。
借外境助修行
疾病既现,配合医药与理疗,不拒外在帮助。
以病为镜,反省贪恋、嗔恨、妒忌等习气,并逐步松开。
常见误区
把一切苦难归咎于过去杀业,忽视当下心念。
认为情欲必然「邪恶」,因恐惧而压抑,更生执著。
把伴侣视作「魔」或「障碍」,结果陷入对立,错失修行机缘。
结语
情结不是敌人,而是最直白的导师。敢于凝视、敢于放下,方能让病苦成就智慧,让感情转为慈悲。愿你轻装前行,于日常中体验空性自在。
修行提示
观念转向:凡事先看清「这是幻相」,再决定回应。
感情相处:尊重自己,也尊重对方的选择,不绑架不讨债。
日常练习:觉察「评判」升起的瞬间,当下放下,配合深呼吸。
调身调心:医药、运动、静坐三位一体,让身体成为修行助缘。
愿诸行者皆得身心安康,行于光明路。
版权声明:
本站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
Mark Jin 笔记!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